据媒体报道,记者近日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,2018年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。各教育部门要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和防治工作负责人。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,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。
大量数据和案例表明,校园欺凌使受害者产生心理创伤,受害严重者会产生抑郁心理,影响正常的人格养成。正如专家所言,暴力带来的还是暴力,欺凌带来的仍是欺凌。因此,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,就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打破校园欺凌带来的社会危害。
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研究显示,在各种校园欺凌中,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:有49.6%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,有37.7%的初中生遭遇过校园内社会交往上的欺凌,有19.1%的初中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。网络欺凌作为校园暴力的新形式,发生率也达到14.5%。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校园欺凌的严重性,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,即身体欺凌、言语欺凌、社交欺凌、网络欺凌。当我们真正了解校园欺凌的复杂性,就不难发现,对付校园欺凌要有新举措。
众所周知,很多家长应对校园欺凌的观点是“打回去”,很多学校对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则是“批评”“教育”“处罚”“找家长”。但面对上述欺凌形式时不禁要问,网络欺凌如何“打回去”?言语欺凌又如何去“找家长”?社交欺凌又如何去“处罚”呢?从这种角度看,防治校园欺凌,必须有新的治理体系,而复杂的校园欺凌也决定了治理体系要细化再细化。
从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印发《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》,到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印发《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》的决定,再到如今《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》的下发,我们不难发现,顶层方面对防治校园欺凌是有体系和科学认识的,“指导”“方案”“行动”三步走也展现出防治校园欺凌需要科学规划和细致操作。
校园欺凌防治体系,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。做到法律上对校园暴力零容忍,除了需要教育部门之外的公检法等紧密配合,还必须明确学校在其中的主体地位,明确学校职责,建立科学的流程和应对方案。因此,国家层面要求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,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,就有了积极意义。
校园欺凌在许多国家是一个顽疾,一些国家的校园欺凌问题比我国严重得多,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认为,校园欺凌无药可医。事实证明,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,学校管理和环境等也有很大影响。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,好的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比普通学校少很多。
必须承认的是,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一个庞大工程,需要细致运作。比如,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校内外视频监控体系,设置紧急报警装置,做到校园监管不留死角;需要公安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力度,做到巡查制度化,学校周边环境安全上不留空白;也需要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点滴,参与到校园防治欺凌体系中来。只有社会、校园、家庭紧密合作,校园欺凌才能尽量避免发生。
我曾见到一所学校老师利用课余时间,查阅大量资料,做了大量研究,分别给老师和学生制作了校园欺凌防治手册,并免费复印给其他人。有人关心效果如何,其中一位老师却说,这套册子哪怕只是多让一个孩子不被伤害,就是巨大的成功和进步。防治校园欺凌本质上也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