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钱江晚报》报道,虽然学校没有要求家长购买课本,但最近不少家长早就行动了,都在帮孩子提前买课本用来预习。暑假前半个月,这样的家长和学生成了杭城书店的主流人群。光是浙教版的《数学(7上)》,杭城新华书店十天内卖掉了近5000本。
在新闻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,小贝的妈妈是在班级群家长行动的裹挟下去买课本的。换句话说,“课本购买总动员”很可能是部分家长开头的,然后,一个传两个,两个传四个……于是,个别家长的购买课本的行动成了整个班级群家长的行动,最终拓展到了5000个甚至更多家长。可以说,这部分家长是焦虑的制造者,他们在制造焦虑的同时,把这种焦虑传播给了其他家长。
问题是,这种传染下的“课本焦虑”带来的是荒诞的“剧情”:很多家长大热天去买课本,却扑了个空,运气好买到的,就像中了彩票似的;有家长虽然知道课本网上有卖,但却怕买错了,还是到书店买……这些只能说明,家长不仅对课本的采购销售情况不是很了解,对孩子用的是什么课本也不清楚。在这样的“不了解”“不清楚”下,家长怎么给孩子辅导课本呢?学校的老师专业教学多年,都需要每堂课前备课,家长拿到一个陌生的课本,又怎么能够专业地辅导孩子?
家长的这种“课本焦虑”并不是现在才有的,以前也有。比如,部分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向高年级的学生借用过的课本看。由于以前这种行为没有借助班级群等途径的传播,也就没有形成如此大规模的“课本焦虑”和购买行动。但在互联网社会的大背景下,这种“课本焦虑”就必须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,警惕大规模的盲目的模仿行为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家长一味焦虑,却给不了孩子专业指导,有时只会添乱。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,增进教育智慧,如果只是一味跟风,“课本焦虑”之类的情况,还会不断涌现。家长要明白,哪些东西,才是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。实际上,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学习习惯。在暑假,家长应该停一下脚步,审视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,帮助他们更从容地成长。
“课本焦虑”之下是家长抢跑心态作祟。其实,教育方面的抢跑是要不得的,这就如同长跑比赛,按照体育规则来说,抢跑本身是违规的,以教育视角来说,抢跑是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的。体育教练在培养长跑选手的时候,往往会领着选手跑,在领跑的过程中,身体力行地教给他们跑步的诀窍和规则,带着他们越跑越好;在教育方面也应如此,我们的家长要做的是领跑而不是鼓动孩子抢跑。领着孩子学习和成长,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。